第一千两百一十二章 珍品众多的主墓室
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头疼吧。

  刘东简单的数了一下,加上宋金两个时代的五大名窑器,以及元代御用瓷器共计有168件!

  不算多,但绝对件件过千万,绝对的一级文物,甚至国宝!

  不过,这些瓷器虽然珍贵。但在这里最珍贵的陪葬品却并不是它们。而是被摆放在棺床前面供桌上的东西。

  这是一张长3米多,宽1米左右,高90厘米,通体鎏金,边沿和四条桌腿上嵌红蓝宝石,四个桌角处半圆雕狰狞狼头,中间浮雕龙形的宽大供桌。

  而供桌上摆放的除了直线并排的九盏金杯做成的‘酥油灯’之外,还供奉着一座华丽的鎏金马鞍,一把浮雕狼图腾的金弓,以及三座高度不同的黄金牌位。

  中间的牌位上。用刀削斧凿,颇有几分瘦金体之风的汉蒙两种文字阴刻着“大元皇帝昭宗‘孛儿只斤*爱猷识理答腊’之灵位!”剩下两个稍矮一些的自然是元昭宗的皇后和宾妃!

  另外,在黄金弓和马鞍上都刻着元昭宗‘孛儿只斤*爱猷识理答腊’的名字,很显然这是他生前用过。或者比较珍爱的东西。

  弓和马鞍在刘东看来它们要比这里绝大多数御窑瓷器珍贵,因为它们具有唯一性。而且还是帝王用器。

  另外,除了供桌和供桌上的东西,在棺床之外的空地上还摆放着十几个已经腐朽的漆木箱子,在有幸保存下来的箱子里,刘东发现了元代常见的帝后服装。

  包括皇帝的11种夏服和15种冬服。以及元代皇族宾妃穿戴的‘罟罟冠’,也就是帽子呈长条形的那种服饰,共计17种。

  当然无论是皇帝的夏服还是冬服,或者是后妃服饰,都没有完全保存下来。即便是刘东使用了舍利元光,也仍然无法挽回那些因为保存不严,而早就腐朽的丝织物。

  等刘东把棺椁之外的所有陪葬品,包括后室墙壁上的密宗佛教壁画都收罗起来后,终于把目光对准了棺床上的三口红漆棺椁。

  而他第一个准备下手的,就是中间的元昭宗‘孛儿只斤*爱猷识理答腊’的棺椁。

  棺椁的椁板一般都是厚实的珍贵木料,所以非常沉重。为了保证不破坏棺椁内部的珍贵陪葬品,以及棺椁上描绘的珍贵彩画,一般在正规考古的时候,像开馆这种事,通常都是**个人,甚至还要借助机械来完成的。

  不过,刘东的舍利元光和芥子空间,比任何机械都管用。

  在他挥手间,应该被棺材钉钉的死死的棺盖便消失了。而第一个出现在刘东面前的馆内陪葬品,就是一件完整无缺,而且珍贵无比的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