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▇29
��不知他究竟在哪里。

  要见真佛,还得去正寝,受了册封的中宫目下未入禁中,但他欲图偷窥已属大不敬。然而为了少帝,一切都是值得的。

  翻墙入室,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。一般宅邸的格局大同小异,要找到正寝也很容易。那间灯火正盛的想必就是了吧,他甚至看得见偶尔走过的,投在窗户纸上的狭长的身影。

  没人戍守,再好不过。他潜过去,背贴着墙皮停在窗下,隐隐听见一声“老师”,然后是丞相的声音,平静无波地说着:“皇后掌六玺……”

  可惜听不真切,有嗡嗡的回声,好像是孩子玩的那种带哨的风车,一刻不停地在转动。

  他向上看,估测了一下到窗台和窗框测沿的距离。微微偏过身,试图藏于两窗之间的砖墙前。丞相的声音越来越清晰,他知道室内比室外明亮时,室内人是看不见外面动静的。他又往前凑了一些,耳朵几乎贴到直棂窗的缝隙……忽然嗖地一声如利剑破空,还未等他反应过来,上臂便一阵剧痛。他心知不妙,腾身几个起落翻出宅院,借着夜色掩护,没入了昏昏的竹林里。

  第二日朝议,尚书台欲综理政务的提议由尚书仆射提出,提得极尽委婉之能事,和风细雨地陈奏着:“自仁孝皇帝起,国之大小奏疏皆由尚书台审阅。后少主即位,无力亲任台官,便由三位辅政大臣代为疏理。国之要务如山,当初尚且有罪人李季、曹煊协同,元佑五年春此二人伏诛,重压便落在丞相一人身上,至今已五年有余了。”尚书仆射那张胖胖的脸上堆满了敬意,向丞相拱了拱手道,“相国这些年委实太过辛苦了,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,无一样不需相国操劳。我等台官只问诏书起拟,上不能匡主,下无以益民,尸位素餐,情何以堪?盖前朝多幼君弱主,尚书台为外戚、宦官左右者不胜枚举。然我朝少君有为,且无寺人外家把持,尚书台愿为丞相分忧,肯请陛下恩准。”

  一石激起千层浪,这样昭彰的收权,虽然是由尚书仆射提出,但所有人都知道,这就是少帝的意思。既然公然在朝上奏议,肯定是没有转圜余地的了。

  众臣都望向丞相,跽坐于首席的丞相抬眼直视少帝,执起笏板一字一句道:“臣附议。然尚书台群龙无首,尚书令一职至今悬空,臣举荐侍曹尚书刘赏,望陛下准臣奏议。”

  所以兜兜转转,球又踢了回来。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,本就和三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,一人退居一人顶替,绕了个大圈子,肉还在锅里。

  御座上的少帝脸色不豫,抿紧嘴唇半晌没有开口,御史大夫与太尉却直身向上执礼,“相国所奏刘赏此人,行事缜密,大节大义,臣等附议。”

  所以这个时候丞相的朋党便都浮出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