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54章 仗势欺人
个大学生,而且成绩都比较好,是历年高考最好的一年,他们都是在县一中上的高中。

  听红英舅妈说,进入8月份,这些孩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,陆续到来,每家都放一千头的鞭炮,庆祝孩子考上大学。

  这些孩子高考成绩好,报考的学校也好,都是全国的知名大学,不过没有一个在京都的。毕竟他们的分数,还不够上京大和华清。

  志高之所以报考临水一中,主要是不想住校。县一中的住宿条件和临水一中一样,学生也是睡大通铺,生虱子避免不了。

  韩屯村的其他孩子,都是这样熬过来的,每次回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先洗澡,再把衣服烫一遍。

  韩屯村这么优越的条件,孩子们能在一中受得下这份罪,确实不容易。

  男孩子生虱子,女孩子个人卫生搞的好,倒是没听说有生虱子的。

  从七七年恢复高考到现在,各县的一中住宿都比较紧张,主要是一中在全县范围内招生,住宿的学生越来越多。

  七七年以前,各县的一中只招收县城的学生,作为县城唯一的高中,为了学生走读方便,学校大都建在县城的中心位置。

 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,限制了学校的发展,学校的周围都有建筑,根本没法往外扩展。

  尽管当年建校的时候,学校的面积还是比较宽敞的,不过当初建校,是按照一个年纪是两个班的规模。现在一个年级六个班,招生规模扩大了三倍。

  自八三年开始,中学的学制延长,初高中都成为三年制。别说住宿了,就连上课的教室都紧张。

  学生多了,需要的老师也多。教师和学生一样,也得安排住宿。县一中教师宿舍紧张,别说一人一个单间了,新进的老师别管结没结婚,都是四个人一个宿舍,俩人共用一张办公桌,不是买不起桌子,是宿舍里没地方摆,好歹一人一张床。

  以前招收县城内的学生,根本不用考虑学生的住宿问题,学校也只有教职工食堂。现在大部分学生住校,学生食堂压力也比较大。

  县一中是连年扩建,就连操场都盖满了房子,学生早操跑步,只能去校外的马路上。

  其实,还是资金跟不上,别说建新校了,就是老校区,建的也是平房,要是建楼房的话,两座学生宿舍楼就能解决问题。

  现在实行的是计划经济,学校的建设肯定在计划以内,楼房的造价每个平方还不到一百元。两栋宿舍楼,都用不到一百万。

  可是县财政没有这个经济能力,只能建设平房,所以各县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