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2章 新种子
r />
  韩屯村家家做熏肉,各家光是猪下水都一二百斤,做成熏肉能吃一个冬天。

  石庙村喂的猪,大部分都让县肉食品厂拉走了,当然价格是国家收购价。就是这样,一头猪也快买到一百元了,关键是猪长的大,都长到了二百五六十斤。

  他们村里的群众那个高兴,好多人家后悔喂的少了,过了八月十五就去找援朝舅舅,还是让他帮着买猪仔。大型养猪场的猪仔都是防疫过的,不得毛病,长的也快。

  过了中秋节,悠悠爸爸又被吉普车接走了。这次来的时候,就带着好多的东西,跟来的小同志一边往下搬一边介绍,这是谁家的,那是谁让带的,有七八家的东西。

  八月十五过去,村里的麦子也种上了,今年小麦全部种的新品种:齐麦一号。

  这是援朝舅舅农业大学的教授培育出来的新品种,援朝舅舅听说后,拉上在县种子站工作的同学,俩人磨着老师,硬要来的。

  悠悠从网上得知,齐麦一号是整个京东地区,七八十年代,当家十几年的小麦品种。产量稳定,品质较好。

  地里就剩下棉花和地瓜了,地瓜是收麦后种得夏地瓜,得等下霜后再收。棉花是在村前种的春棉,已经拾的差不多了,村里人干脆把棉花颗拔了,堆在向阳处。

  棉花地施上厚厚的一层肥料,连犁加耙,两天就种上了小麦,三台拖拉机干活就是快。

  大伙这也是被洪水吓怕了,怕明年再发洪水,起码种小麦保险,先收一季麦子再说。棉花也能种夏花,就是产量低点。

  再说,今年大伙分的棉花多。二百多亩棉花,上交了二万斤爱国棉。剩下的棉籽被公社统一收购做棉种,当然是有偿收购,每斤价格五毛,比国家的棉种价格每斤低了一毛钱。

  各村的群众也是奇怪,他们就是看着韩屯的棉花好,都给公社提建议,明年接着用韩屯的棉种。

  援朝舅舅给大伙解释,韩屯的棉种还是跟周楼村买的,产量高是因为耕地好。可大伙一根筋,就是认准了韩屯的棉种了。

  不得不说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还真有几分道理。韩屯的棉种确实换了,不过大伙不知道啊。

  拔下来的棉花颗,悠悠在晚上喷了催熟剂,两天以后,全部开放。全村的妇女一起动手,两天就拾完了。

  今年的棉花大丰收,亩产皮棉达到了二百斤,总产42000多斤。交给国家以后,还剩下二万多斤。

  村里的群众每人分了70斤皮棉,队里给几位教师,每人也分了20斤皮棉。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