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 灾后自救
布置好了,舅姥爷家的东西大部分放在了大舅家,六头猪也放在的大舅家,大舅妈一块给喂了,反正有的是饲料。
为了感谢老首长对村里的照顾,大家在防台上给老首长收拾出两间房子,准备让他回来住。不过,由于道路不通的原因,县里没有同意。
现在,韩屯村和大堤相通的,就是村后的生产堤了。不过,由于大水刚下去,村子到生产堤这段路,全是一尺多的稀泥浆,别说车了,连人也过不去。
不过,提起生产堤,大伙就来了兴致。生产堤上的簸箕柳长的真好,新发的枝条长到了一尺多高。大伙没事了,就撑着船去了河滩。
河滩里的水在7月20日就退下去了,和生产堤南面不同的是,河滩里水流较急,留下的是沙土,土层也较薄,大约二十公分。
簸箕柳喜水不怕淹,地面露出来后,就顽强的顶出了新芽。现在也半尺多高了。
韩屯北面的黄河,在这次的洪峰中,改道西北,整体向北移动,韩屯村东北的那个转弯全部成了陆地。
大家就说让援朝舅舅帮忙,再进些簸箕柳插条,乘着地湿,把露出来的土地都插上簸箕柳。
村里人现在还是在一块吃饭,上级给的救灾物资还有好多,够大伙吃上一段时间。人们现在从洪水的阴影中缓了过来,有心情开玩笑了。
中午,大伙在一起吃午饭。玉米和小麦两合面的馒头随便吃,土豆炖茄子一人一碗,每个桌上还有一盆凉拌黄瓜。
各家的吃饭桌摆得整齐,四周放着板凳,大伙围坐在一起,边吃边唠。
“没想到,这场大水,又让咱回到了“五八年”,这大锅饭又吃上了。”
“高高三”说:“你们提起五八年就怕,这大锅饭俺吃了快一个月,咋觉着还没吃够。”
有人就给他开玩笑:“那是你娘给你开小灶了,一天三两饿不着司务长,一天半两也饿不着伙夫。你娘做饭,你当然没吃够。”
“小老妈妈”听见了,就跟着骂:“放你娘的臭屁,这么多的馍,咋没撑死你个瘪犊子,还有空在这瞎哇哇。”
还有人跟着起哄:“就是,俺也没吃够,要是分开了,就吃不上‘小老妈妈’做的好菜了。这一个月让‘小老妈妈’喂的,俺以后离了她还真不习惯。”
这话说的有歧义,大伙哄堂大笑。“小老妈妈”辈分长,又是好脾气,大伙就喜欢给她开玩笑。
回去后,悠悠让姥姥用自行车带着,沿着生产堤,去了趟河滩。果然黄河整体北移,
为了感谢老首长对村里的照顾,大家在防台上给老首长收拾出两间房子,准备让他回来住。不过,由于道路不通的原因,县里没有同意。
现在,韩屯村和大堤相通的,就是村后的生产堤了。不过,由于大水刚下去,村子到生产堤这段路,全是一尺多的稀泥浆,别说车了,连人也过不去。
不过,提起生产堤,大伙就来了兴致。生产堤上的簸箕柳长的真好,新发的枝条长到了一尺多高。大伙没事了,就撑着船去了河滩。
河滩里的水在7月20日就退下去了,和生产堤南面不同的是,河滩里水流较急,留下的是沙土,土层也较薄,大约二十公分。
簸箕柳喜水不怕淹,地面露出来后,就顽强的顶出了新芽。现在也半尺多高了。
韩屯北面的黄河,在这次的洪峰中,改道西北,整体向北移动,韩屯村东北的那个转弯全部成了陆地。
大家就说让援朝舅舅帮忙,再进些簸箕柳插条,乘着地湿,把露出来的土地都插上簸箕柳。
村里人现在还是在一块吃饭,上级给的救灾物资还有好多,够大伙吃上一段时间。人们现在从洪水的阴影中缓了过来,有心情开玩笑了。
中午,大伙在一起吃午饭。玉米和小麦两合面的馒头随便吃,土豆炖茄子一人一碗,每个桌上还有一盆凉拌黄瓜。
各家的吃饭桌摆得整齐,四周放着板凳,大伙围坐在一起,边吃边唠。
“没想到,这场大水,又让咱回到了“五八年”,这大锅饭又吃上了。”
“高高三”说:“你们提起五八年就怕,这大锅饭俺吃了快一个月,咋觉着还没吃够。”
有人就给他开玩笑:“那是你娘给你开小灶了,一天三两饿不着司务长,一天半两也饿不着伙夫。你娘做饭,你当然没吃够。”
“小老妈妈”听见了,就跟着骂:“放你娘的臭屁,这么多的馍,咋没撑死你个瘪犊子,还有空在这瞎哇哇。”
还有人跟着起哄:“就是,俺也没吃够,要是分开了,就吃不上‘小老妈妈’做的好菜了。这一个月让‘小老妈妈’喂的,俺以后离了她还真不习惯。”
这话说的有歧义,大伙哄堂大笑。“小老妈妈”辈分长,又是好脾气,大伙就喜欢给她开玩笑。
回去后,悠悠让姥姥用自行车带着,沿着生产堤,去了趟河滩。果然黄河整体北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