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两个惹祸精
姥用自己的羊羔和婕格家换过来。

  刚过了一天,他俩就把宝山奶奶孵小鸡的老母鸡惊了,姥姥又赔给了宝山奶奶二十个鸡蛋,还许诺她等自家的母鸡抱窝了,就借给她孵小鸡。

  从哪以后,宝山奶奶看见他俩就说:“这俩贱孩子,掉井里也没人捞。”

  悠悠听得无语,至于吗,谁小时候没犯过几次错,犯错能改还是好孩子。不过,貌似迪迪他俩犯的错多了一点。

  俩熊孩子给猫剪过胡子,往磨眼里塞过石头,堵过宝山家的烟囱,在粪堆里点过爆仗,没一天不惹祸的。

  天气转暖,河滩里一片欣欣向荣。去年的簸箕柳抽出了成簇的枝条,一天一个样,长的飞快,年后新插的也发了芽。

  大伙都说:“这东西可真好活,还能挣大钱,早知道咱种什么庄稼啊,都插上它多省事。”

  “要不是悠悠姥姥出去看到公家收,咱庄稼人基本上都会编,卖给谁家去啊。”

  “咱就会编个篮子筐什么的,那么精致的东西,要不是跟着人家学,咱可不会。”

  “那是,简单的东西大家都会,外国人也得会。听说他们跟‘大一号’差不多,个子高手脚大,笨手笨脚的,编不了精致的东西,所以就花钱买咱们的。”

  大家七嘴八舌的脑补着,景云听见了就骂:“你们才笨手笨脚的,就会在背后嚼舌头。让俺娘听见了,一脚揣你个仰八叉。”

  景云真没说错,“大一号”急了,寻常男人也不是她的对手,上去就用脚揣,通常一脚就把人撂倒在地。所以,一般人不敢惹她,不过她好脾气,可是急了好用脚踹人。

  黄河岸边土地湿润,燕麦和苜蓿长的比去年长势好。燕麦是新出的,苜蓿在去年的根上接着发新芽。也是成簇的长,大伙割猪草更方便了。

  今年,村里买自行车的多了,没有自行车票,大伙就去市场上买高价的,几乎家家都买了金鹿自行车。孩子们骑着自行车呼啦啦的来,又呼啦啦的去,割草的活被孩子们包了。

  女孩子们去河滩只管割,再也不用往家背了。回家就只挎些野菜。

  面条颗出来了,新插的簸箕柳地里到处都是,悠悠的商城里又开始了纯天然野菜限量qiǎng gou活动。

  大伙还纳闷:“今年的面条颗咋这么多,别和铃铛麦似的,长疯了。”其实,面条颗年前就出土了,往年队里顶凌耙地,大部分都耙出去了。

  今年翻浆就插上了簸箕柳,面条颗就成片的长了起来。不过这东西也长不大,最多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