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城里买建材
�从城里带回来的饭菜拿出来,妈妈已经熬好了一锅小米粥。姥姥又拿出来一瓶酒,让姥爷陪着司机师傅喝。

  那师傅看了姥姥拿的酒,来了兴致。“洋河大曲,这可是好酒啊,不过可惜了,我还得开车回去,只能喝两口品个味。”

  姥爷看他馋成那样,还没忘开车不能喝酒。就说:“家里也没人喝酒,开了瓶的酒放着也跑味,您带回去慢慢喝。”

  师傅也是个爽快人:“那敢情好,俺这连吃带拿的,今天出来的值。”

  场院里的房子已经腾了出来,悠悠的爸妈晚上就在卫生室住,正好能看着东西。

  没等爱国舅舅喊人,住在村西头的人就来了。货车的声音还是挺大了,人们互相招呼着,都来帮忙卸车。

  装车用了一个多小时,卸车就快多了,由于人多,半个多小时就卸完了。司机也吃完了饭,看东西卸完了,就提出了告辞。

  姥姥把说好的十元钱给了他,又给他拿了两瓶洋河大曲。他接过去说:“我和罗锅子熟,您以后有事让他喊我就行。”

  看来,这位师傅没少趁休息的时间接私活。一趟十元,他一月的工资加补助也就是五十多元,一个月拉几趟私活,就比工资还多。

  舅姥爷过来时,已经收拾停当了。两间场屋里,放着各种建材,成方的板材和方木卸在屋子里。松木的梁檩由于数量较多,就卸在房子的外面。

  大伙围在卫生室门口,抽着爸爸递给的香烟,热烈的议论着。有夸松木梁檩好的,有夸板材好的。

  村里的木匠围着板材不舍得出屋,不住口的嘟囔:这是多厚的,那是几寸的,这做什么合适,那做什么正好。最后的结论是:还是城里的家什好,这木材解得,啥材料都有,干起活来省大事了。

  舅姥爷小声的问姥姥:“你这是要了多少木材啊?”

  “除了梁檩,解好的木材是五方,我寻思着盖好房子,咱几家都做些家具。”

  听了姥姥的回答,舅姥爷惊讶地问:“你这是认识谁啊,平时一方木材也难弄到。”

  姥姥按着和悠悠商量好的理由告诉他:“我可是拿咱村里的猪换的,答应春节给他们送猪肉。不过人家不白要咱的,按一块一斤的价格买。”

  舅姥爷听完来了精神,“这是好事啊,咱村今年喂的猪多,光队里喂的就能超额完成国家的任务,你这是又给大家办了个好事。不过,现在先别说,以防中间出啥岔子,到时候再告诉大家。”

  村里人越聚越多,悠悠家的人也都在这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