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82 章
��用热油先烫过才可以作为原料,另外还有一些别的附加工艺,而我们只需要临时使用一两次,所以完全免去了那些不必要的麻烦。

  shirley 杨到山洞中探了一下水路的深浅和流量,估计运载我们三人加上所有装备,只需要六根人腿粗细的大竹便够。

  经过这一番忙碌,终于扎成了一个不大的竹排,用绳索拖进山洞,前脚进去,后脚外边就雷声隆隆下起了阵雨。

  这是个石灰岩山洞,一进洞往斜下方走上十几步,就可以看到脚下是条河流,不过与其说是河,不如说是深溪更合适,比地面低了将近一米,水深约有三米多,水流很缓,可能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,前一半隐于地下,直到山洞中地形偏低才显露出来。

  洞xué很宽,我用狼眼向黑暗的山洞深处照了一下,里面的高低落差很大,宽阔处可以开坦克,低矮处仅有一米多高,有很多千年以上形成的溶岩,都是千奇百怪的。这还只是山洞入口处,里面的环境还会更加复杂,看来如果想放排从洞中穿过,在有些地段需要趴着才能通过。除了水流潺潺的声响,整个山洞异常安静,外边的雨声雷声,在这里一点也听不到,像是个完全与世隔绝的地下世界。

  我们把竹排推入水中,我立刻跳了上去,用竹竿从竹排前chā进水里,固定住竹排,防止它被水流冲远。shirley 杨随后也一跃而上,我看她上来,便向前走了几步,shirley 杨同时退到竹排末端,保持住平衡。

  然后胖子把我们的三个装满装备的大登山包和两支捕虫网,一个接一个扔了上来,自己也随后跳到中间。他这一上来,整个竹排都跟着往下一沉,shirley 杨赶紧把三个登山包中的两个拽到她所在的竹筏末端,我把另一个包拽到了自己脚下,这样一来,暂时平衡了。

  在竹排上我们做最后的准备工作。由于山洞里有很多倒悬的钟ru石和石笋,为了避免撞破了头,我们都把登山头盔戴上,头盔上有战术shè灯,可以用六到八个小时。

  最后我把强光探照灯在竹排前端支了起来,这种强光探照灯要消耗很多能源,不能长时间使用,每隔一两分钟打开一次,以便确认前边山洞的状况。

  胖子横端一根竹竿,坐在中间保持平衡,见我在前边安装探照灯,装了半天也没装完,忍不住问道:“怎么着老胡,咱们今天还走不走了?我都等不急要去掏那献王老儿的明器了。”

  我还差两个固定栓没装完,回头对胖子说道:“催什么催,那献王墓就在虫谷里面,晚去个几分钟,它还能长腿跑了不成?”

  在后端的shirley 杨对我和胖子说道:“我说你们两个人别吵了。我有个提议,美国人习惯给每次军事行动都安上一个行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