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46 章
;龙翔县的古墓多到什么程度呢,一亩地大的地方,就有六七座墓,这还都是明面上的,深处还有更多。

  从里边挖出来的唐代粉彩制品,一件就能卖到上万元,当地好多农民家里都有几件,他们就是靠从田里挖出来的东西发家致富了。从民国那会儿,就有好多文物贩子去收购,像模像样的都已经被收得差不多了。

  往南的秦岭听说那边大墓更多,就是不好找,好找的都给扒没了,有一座最出名的汉墓,墓上光盗洞就让人打了二百八十多个,这些盗洞从古到今的都有。

  那边也流出来很多价值连城的好东西,不过具体是什么,李春来就说不清楚了,这些事他也只是听来的。

  看看天色不早,李春来的酒劲儿也过去了,就起身告辞,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,让我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他家做客,我又跟他客套了半天,这才把他送走。

  回到古玩市场,胖子和大金牙已经等得不耐烦了,见我回来,便忙问收着什么好东西了。

  我把绣鞋拿给他们看,胖子大骂:“这老帽儿跟抱着狗头金似的,和着闹了半天,就拿来这么只鞋啊?”

  大金牙说:“哎,这鞋做得多讲究,胡爷多少银子收的?”

  我把价钱说了,大金牙连声称好:“胡爷这段时间眼力真见长,这只绣鞋卖两千块钱一点问题没有。”

  我挺后悔:“这话怎么说的,要知道能卖这么多,我就多给那老哥点钱了,我还以为就值个六七百块,还是看走眼了。”

  大金牙说:“今儿个是星期一,星期一买卖稀,我看咱们仨也别跟这耗着了,好久没吃涮羊rou了,怎么着我说二位,咱收拾收拾奔东四吧。”

  胖子说:“伟大的头脑总是不谋而合,我这两天正好也馋这个,您说怎么就吃不腻呢?”

  还是以前常去的东四那间馆子,刚刚下午四点,仍然是没有半个食客,我们就墙角靠窗的桌子坐了。服务员点了锅子,把东西摆好,菜上来,便都回柜台那边扎堆儿侃大山去了。

  我掏出烟来给大金牙和胖子点上,问大金牙道:“金爷,您给我们哥儿俩说说,这鞋值钱值在什么地方了?”

  大金牙把那只绣鞋拿过来说:“这鞋可不是一般人的,您瞧见没有,这是牡丹花,自唐代以来,世人皆以牡丹为贵,一般的普通百姓虽然也有在鞋上绣牡丹的,但肯定不像这样镶得起金线。另外您再瞧,这花心上还嵌有六颗小珠子,虽然不是太名贵,但是这整体的艺术价值就上去了。最主要的是这只鞋的主人,那老哥是陕西过来的,陕西民风朴实,自古民间不尚裹脚,我估计这鞋子的主人,极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