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是否回援邯郸?主父的犹豫。
;“鸣金,收兵!”

  短短的一个时辰,赵军就已经付出了近千条性命的代价。

  但,也并不是没有收获。

  主父思考片刻,得出结论:“由于伊阙之战的缘故,上党郡之中只剩下五千左右的守军,即便是全力征兵也不可能超过八千之数。以此看来,如今上党郡之中绝大部分的主力,应该都集中在此了。”

  主父注视着壶口关的地形,沉默良久,下达了命令。

  “传令下去,立刻让工匠全力制作投石机!还有,把震天雷也都拿出来,等到投石机完毕之后,立刻开始抛射攻击!”

  突然,一匹骏马疾驰而至,马上骑士神色匆忙。

  “主父,邯郸紧急军情!”

  主父有些意外的从信使的手中接过军情,虎目一扫,神情顿时变得凝重。

  “齐国居然出兵了,还围困住了邯郸?难道,王儿对齐国的判断出了错误?”

  主父有些踌躇。

  和韩国相比,齐国无疑是一个更为强大的敌人。

  如果攻破上党郡的代价是邯郸被齐国占领,这……是否值得?

  这上面并没有要求主父做出像撤军之类的任何举动,但主父却从中明显的察觉出了问题。

  远在邯郸的赵何,似乎对齐国内乱依旧抱有极大的肯定和希望。

  可是,亲手写就这份军情的赵国相邦肥义,却明显的表现出了担忧。

  当自己的王儿和忠心耿耿的三朝老相邦出现了分歧,该如何是好?

  主父思索片刻,决定召集众将商议此事。

  面对这个问题,赵国众将分成了两派,吵嚷不止。

  一派主张先拿下上党,再回援邯郸。

  另外一派主张立刻回援邯郸,避免邯郸的又一次陷落(上一次是数十年前被魏国大将庞涓攻破)。

  甚至还有人认为,既然上党郡这边韩军数量不足,那么完全可以抽调一部分军队先行回援邯郸,然后另外一部分留在此地,继续进攻壶口关。

  良久的争执之后,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主父的身上,等待着他做出最后的决定。

  主父,这位历来以睿智、果断而闻名的赵国领袖,同样也出现了犹豫。

  其实,无论从哪方面来看,肥义这位经验更加丰富、智慧更加深厚、同时又绝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