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61章 旋风横扫 誉满两都
��是他拿白玉兰时候的评审主席,而且这位当初也是给了他很高评价的,季铭在沪上话剧圈的口碑,可以说有相当部分是靠这位老先生的几句话。

  他得赶紧过去。

  顾锐吊在后头,马立人在退休前就是他单位的,现在也还有名誉职务呢。

  “您来了啊?”

  “哈哈,如雷贯耳啊,怎么能不来?”马老先生精气神极好,爽朗大笑:“我看《雷雨》的时候就想你得再演一个大戏,能好好发挥,全方位的发挥,后来看你去拍电影了,就想着这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,没想到今天就能看到了,不错不错。”

  季铭受宠若惊,这位还一直关注他呢:“都是老师们给我机会,我就尽力演好。”

  马老先生点了点他:“说得好,咱们演员,就是这四个字;尽力演好。尽力了,还能演不好么?演不好的,那都是没把力气、心思都用上的。能做到这四个字,我就信你这台戏一定不会差。”

  “哎呀,我有点紧张了。”

  “哈哈,你千万别紧张,今天人可多着呢,你要是出篓子,那可就有意思了。”老先生还挺嗨皮的,他自己是几十年的舞台成精,一点儿也不觉得登台有什么紧张,什么环境,就是练好了,排好了,心里有数了,上台就是。

  季铭点头。

  “行,去准备吧,好好演。”

  季铭确实好好演了,对于这位一贯肯定他的老人家,他是有理由多出一份力的。沪上对北派话剧的认可,肯定没法跟京津地区比的。但《末代皇帝》并不是典型的人艺话剧,它还有原来电影的一些视角和叙事,这一口又是跟沪上是比较吻合的。

  当年的亚太中心,十里洋场,百年商埠,是非常开放的。

  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。

  高的期待,高的热度,高的表演,高的回响——竟让一台话剧,成为了普通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和话题。

  加场无法避免。

  甚至有一天两台的时候,上下午各一台。

  季铭的名字,频频出现在沪上各种媒介上,与之相伴的,全是“旋风”“大排长龙”“高度赞誉”“强烈追捧”这样的词汇。季铭完全没有想到,他会通过话剧在一线城市夯实了自己的国民度。

  互联网国民度和全民国民度之间有巨大鸿沟。

  季铭从网上走到网下的机会之突兀,速度之快,简直让无数同行羡慕——互联网时代以来,真正的国民巨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