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61章 旋风横扫 誉满两都


  这帮人话剧老饕认可的戏,那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好戏了。

  《末代皇帝》,甚至比杨力新、濮中昕、雷珈他们那一轮的《茶馆》还要受追捧——《茶馆》啊,什么概念,这是人艺的镇馆之宝,长盛不衰的,何况还是这么一批顶级卡斯,都在这个点上被《末代皇帝》压下去一筹。

  《末代皇帝》豆瓣专页上,几天后有这么一条评论:

  “之前慕名去看了《末代皇帝》,评价看分数就行。我主要想说的是,这戏在剧迷那里,都把杨力新版《茶馆》给盖过去了,好不好的,应该都有数了吧?更何况,讲的直接一点,《末代皇帝》这戏,最大的看点,还真就是季铭的表演!说他一个人顶了一个《茶馆》,可能有点偏颇,但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。

  就是这么牛哔,季铭,以后说话剧的腕儿,他就得算一个了。”

  这一类的评价,随着公演场次增加,渐渐多了起来。某乎那条“话剧史上”的顶赞下面,也开始涌现出好些支持者了,而且都是真看过的。问题下面新的回答,也是多了许多认同的声音。

  “一个周冲够季铭自称一辈子的话剧演员,一个溥仪够季铭拿一个无愧于心的话剧表演艺术家名衔。”

  “看了戏的不叫好,那是你不懂戏。”

  “往后数新中国以来的话剧角色,有季铭的溥仪一席之地。”

  “去之前绝想不到,竟见证了一道话剧史的新印记。”

  各种卖弄文采的断语,比比皆是。

  别小看它们,大部分人是从众的,很多人叫好,然后很多人还拿牛哔哄哄的词汇来形容,最后就是留下了一个印象——是真牛哔,非常牛哔。

  当《末代皇帝》移师魔都的时候。

  沪上老牌报纸《申江服务导报》,在头版给出“旋风来沪,人艺话剧《末代皇帝》今晚沪上大剧院首演”,小标题“公演引万人轰动,被誉为近年最佳”,外加季铭的大头照——就是那张逆光照。

  最早是文化报的记者,用了这张图。

  后来可能大家都觉得这张图特别有意味,发新闻的时候,都在用它,搞得好像它现在就跟《末代皇帝》绑住了一样,甚至成为一个logo式的的东西。

  社会文化版给了一整版的空间。

  从人艺谈到季铭,从电影谈到话剧,从名家评论到网友争鸣,最后还有编者按——“编者认为多年来,还未有一台话剧能够引发这么大的反响,也未有一台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