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47章 电影节尾声
��说好莱坞,至少一些欧洲电影,亚非拉这些,咱们弄个戛纳出来,还是绰绰有余的。”

  太能说了这姐姐。

  有道理没道理的,跟下暴雨似的。

  “您真有派头,佩服您,我们这些小演员,就有赖贵司领导了。”

  “哈哈。”

  杨如意及时出现,把季铭带了过去。

  季铭遗憾地很陈经理告别,他的眼睛里全是不舍,他多希望能再听一听陈经理的高谈阔论,但是他不行,现实不允许啊,那就再见吧,最好回国之前就不要见了。

  “我的天哪,为什么猕猴桃还有这么有思想的选片经理。”

  “没有思想怎么来戛纳买片子。”杨如意对这些人更熟悉,其实季铭对杨如意从比较挑剔,到比较宽容的过程,就是看见她努力经营人脉圈的时候——他自己在这方面是有一点“文青”的,固然他可以左右逢源,也愿意向权力人士表达虚假的崇敬,但更多时候他不太想要花费很多精力去经营这一部分。

  杨如意帮他做的还不错,现在随着季铭在圈内地位的升高,还变得越来越不错。

  一个略微软乎的经纪人,莫名地适合季铭,具有庞大的商业价值,具有高度的实力保障,但喜欢在自己和整个行业的喧嚣之间,挂一道隐隐绰绰的帘子。

  “你别看她在国内一线明星那里,也不算特别重量级的人物。但是在很多片子那里,她也是衣食父母型的了。猕猴桃这些中国视频网站给出的价码,已经是很不错的了,是大家都想要咬一口的肥肉。”

  这就是变化。

  二十年前,中国电影人等待着外国买家,花费几万、十几万美金,换成人民币,就是几十万,上百万之多,已经足够覆盖掉成本,还有盈利——毕江西的成名作《路边野餐》,只花了二十万,人民币。回报高达数十倍之多。

  现在,来自中东、拉美、东南亚、南亚,甚至欧洲的小成本电影制作者,越来越把期待的眼神投向中国买家。这个趋势或许现在还不甚明显,但确实已经出现。

  来戛纳,你很难逃过这些话题。

  连你的经纪人都会突然给你来一段,这就是电影殿堂。

  季铭看向杨如意,摇摇头。

  他很快就见到了殿堂真正的权力人物,戛纳的艺术总监蒂耶里·福茂。

  福茂!

  很多关注戛纳的人,都会知道这个名字,资历深厚且不受干扰的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