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发展定策
辛弃疾:“还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是草原,但我发现草原下面应该有东西,但我不是堪舆家,我也不太清楚。剩下的地方则是山区,都是些不太高的山区。”
刘兴:“我们华天乡有多少户?”
辛弃疾:“一千八百余户,共八千三百余口。”
“八至十四岁孩童有多少?”
“具体的不清楚,但大若有一千多人吧。”
“我娘带回来多少牛羊马匹?”
“牛五千余头,其中有两千是毛牛,奶牛也有三千余头,羊三万余头,马匹共五万余匹,是包括干掉那两万乌丸骑兵的收获了。”
刘兴想了想:“我这里有个想法!”
辛弃疾:“请说!”
刘兴:“我想建三间学院,一间是常规的私塾学院,就是教书的,一间是教手艺的,最后一间,允许女子进入,教的是医术。
只要是在华天乡定居,耕种一定量的田地,又或者从事其他行业的,每户都可以送一八至十四岁的子女上学,然后我们再就其资质分派三间学院,免费的,中午一餐,更是由我们负责。”
辛弃疾惊呆了,但仔细一想,还是有很多问题:“不太妥,这个年龄的孩子,已经可以帮农活了,他们未必会愿意将孩子送来!”
刘兴:“那就要看那些牛了,如果真的可以代替耕牛,百姓可以省去大量时间,一般的农活他们完全可以轻松解决,还有空余时间,根本用不上孩子。如果这时孩子又有读书识字的机会,你说他们会不会放过,哪怕只是学到一门手艺,日后也可以帮补家里,至于医者,就更不用说了!”
辛弃疾:“......有道理,但前提是毛牛可以代替耕牛!”
刘兴: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,到时候每户分一头毛牛。”
辛弃疾:“那办学的钱呢,还要负责一餐,那需要花很多钱的!”
刘兴:“不是有三万头羊知五万匹马吗,羊卖掉两万,而马匹选出那些驽马,全部卖掉,战马也卖一些,钱不就回来了。
五万匹马太多了,我们只留下两万匹好马,另外记得帮我送五千匹给陛下。
剩下的都养着,不是捉回来许多牧民吗,让他们照顾繁殖,我们就有源源不断的牛羊马匹了!”
辛弃疾:“差点忘了这些畜生还是比较值钱的。这样资金完全没有问题,教材我们都可以提供。
而教书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