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本感言
��

  就好比我曾经也不相信我连一道奥数题都没看明白的时候,别人能一口说出答案。

  可惜的是,我的能力有限,写得越多,越发现自己的无知与贫瘠,这才是我想要放弃的原因。

  幸运的是,我没有放弃。

  当然,我不生产原理,我只是原理的搬运工。

  5,分享的结果呢

  这是完本感言最纠结的地方。

  我越发清晰认识到沟通漏斗的存在,无论是我与读者,还是人与人,甚至包括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。

  一句话可能蕴含10点信息量。

  我只能知道7。

  我能学到5。

  我能讲出3。

  别人听到2。

  别人得到的可能是1。

  别人再说出口,甚至可能是-1,甚至-100,嗯,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冲突的原因。

  坏消息是,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彼此,更别说比理解人更难的伟大的知识原理。

  好消息是,如果我们足够聪明,反复学习记忆,经历至少10次,就有可能获得完整的10点信息量。

  我原本想分享那滴智慧之泉,因为它救活了一个生活在知识荒漠的人,我。

  结果很尴尬。

  这本书很可能没有达到分享的效果,很可能变成我个人的学习笔记,是我以写小说的方式,使用费曼技巧以教为学。

  没喝十斤二锅头,干不出这么上头的事。

  这事越想越上头,我怀疑这就是我迟迟不写完本感言的主要原因。

  我们合火人花钱看小说,小火你t给我们更新学习笔记

  太上头了,我想静静。

  写《儒道至圣》的时候,其实就是我在写故事,大家看,有一种很朴素的平衡。

  但写《众神世界》的时候,那种平衡被打破了。

  我以为,我有充满善意的分享就够了,但却忽视了大部分读者的需求。

  是,有部分读者可能觉得我写的东西有趣,但许多订阅《众神世界》的读者,还是觉得我在说教,是在讲道理。

  这两年的写作过程,本质上就是我学习的过程,这本书的一切,对我的价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