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五十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,老骥伏枥钱公公(中)
�的国家与土地。

  大明本身的领土已经无比庞大,本身管理这么大的领土就是一件极为吃力的事情。

  甚至周边的很多属国、小国,还可能会不时反叛。

  这导致的是大明对于自己疆域不接壤的领土,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。

  尽管他们强大的军队甚至将对方的王国击败,却只是要求对方来到大明进贡并承认自己属国的身份。

  自诩是传承了华夏文明的大明,不仅高傲的收受了对方的贡品。

  还回赠了对方大量的礼物,那些礼物都是大明所产的丝绸、瓷器。

  在欧罗巴人看来,这场交易实际上是大明损失了。

  然而大明为了展现自己的慷慨、强大,与传承下来的礼仪却还是宁愿如此做。

  他们并没有去占领对方的国家,而是让对方真正的臣服于他们。

  却不会去干涉对方如何治理国家,甚至都没有向对方派出使节。

  当这些欧罗巴人听说这一点的时候,当时就有些目瞪口呆。

  按照他们的想法,如果有着强大的武力那么首先就是要征服。

  征服对方、压榨对方,这是高等文明有权对低等文明做的事情。

  然而大明却没有这么做,大明甚至允许属国派遣留学生到大明来学习。

  学习大明的文化、体会大明的道统,他们将这种行为称之为“教化”。

  意思是,文明的他们有责任教导那些愿意变得文明的其他属国,变得文明起来。

  这种方式亦让欧罗巴人极为惊讶,而根据海因里希的描述。

  大明这种行为甚至可以追溯到他们曾经更强盛的帝国时代,那个王朝叫“唐”。

  唐朝时候最高峰容纳了数百的属国留学生,而如今的大明每年亦有数百属国的学子前来求学。

  这种包容的心态,更是让欧罗巴人感到奇怪。

  甚至听说了这件事情时,欧罗巴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派出大量的精英前来留学。

  当然,这前提是双方能够和谈成功。

  是以,当此时红衣主教提出以黄金海岸及美洲的航线作为筹码。

  用于与大明的谈判,这里除了葡萄牙自己没有人会反对。

  “不要只是盯着葡萄牙的利益,我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