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,太子赈济艰难行(肆)
/>   且经营的有声有色,这回筹集救灾物资他也是卖了死力气了。

  本来依账本能抽调出来的粮秣仅二十万石,硬生生被他压缩调配后增加到了三十万石的地步。

  武库司内大部分存下的老旧军装,也是他提出可给灾民换上的。

  既是能吏又是太子身边近臣,还不辞辛苦随太子去救灾。

  那李东阳就觉着自己应该给刘大夏说道说道了,别到时候刘瑾去了还得吃白眼。

  果然,刘大夏这老学究一看到信态度就改变了。

  倒是刘瑾受宠若惊,要知道这些个老学究们可从来不给他们阉人好脸色啊!

  如今居然向自己行礼了,刘瑾这顿时觉着自己的脸面跟羊皮筏子似的“蹭蹭蹭~”的胀起!

  “先生有为百姓之心、拳拳忠国之意,不惜以身犯险前来此处……老夫自当敬之!”

  刘大夏学问精深,但只是困于己身见识。

  张小公爷与他经筵辩讲之下,对他的冲击是极大的。

  从困惑、不解到沉默,然后慢慢的开始试图去理解。

  当他突破了这层枷锁之后,深厚的学问底蕴让他一下子升华了。

  他开始看到了和从前不一样的世界,这个世界更加的让他看的更清晰了些。

  以前某些东西崩塌了,但新的东西又填充进来了。

  曾经的疑惑不知不觉间,竟然自己理顺了起来。

  “先生自是当得的!”

  刘大夏一脸肃然,对着手足无措的刘瑾道:“既有此心,又为国事!老夫自当敬之!”

  这一番话说的老刘,差点儿就眼泪飙出来了。

  他们这些阉人很多时候其实极其自卑,这种自卑又在身份是伺候的位置上被固定住。

  于是多数会造成一定的扭曲,这样的扭曲并不少见。

  有大成就者的太监们,几乎都是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。

  比如第一位入驻显忠祠内官怀恩,他几乎是一门心思的都扑在了为皇家尽忠份上。

  给刘瑾宽慰了一下,刘大夏便再次投入到了分配中。

  倒是这次刘瑾没有走开,而是留了下来不时给刘大夏提出些意见。

  还真别说,一心扑在货殖上的刘瑾是真学到东西了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