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,太子赈济艰难行(叁)
朱厚照也是灵性的孩子,熊孩子虽然很熊但并不能说他不聪明。

  张小公爷一点,他里面注意到了这点。

  调查局奏报的准确性毋庸置疑,调查局没有了“先斩后奏,皇权特许”。

  但他们更多了一份“上侦奸佞国蠹,下缉悍匪大盗”的权限,任何人他们都能调查。

  只是抓人得归入刑部,并裁决归入大理寺。

  “看来,至少从前国朝留下的祸患根子都被清除了。”

  朱厚照很快的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关键,李福达、福熙等作为白莲的重要主力已经归顺国朝了。

  而曾经呼风唤雨的那些豪族,如今几乎皆尽风吹雨打去。

  在这种情况之下,尽管此番水患严重却也没有形成造反的势头。

  其实张小公爷对于这次的洪涝,心底里有一定的愧疚感。

  历史上这次的洪涝并没有这么严重,原因之一就是京师的潮白河泛滥开来。

  原本的潮白河上是没有那么多建筑的,更没有那么多的百姓。

  河水泛滥之下仅仅是田亩受灾,并没有造成巨大的伤害。

  但现在因为张小公爷横空出世,引发的是一系列的蝴蝶效应。

  秦地的灾民大量涌入,军械营造局逐条修建堤坝。

  支脉的水患不再了,然而其他的水患却也因着这种蝴蝶翅膀的煽动而产生了变化。

  工匠们大面积的被集中调离,各地工匠一下子进入了紧缺状态。

  没有了这些工匠导致的是堤坝的修筑,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。

  牵一发而动全身,何况张小公爷这何止是牵一发?!

  这简直就是拎着头皮往上拉了,整个局势的变动自然更大。

  “隐患已除,若是再有百姓从逆……”

  张小公爷望着营帐外的的夜色,叹气道:“那便是殿下、陛下与我,都需要思考之事了。”

  朱厚照没有说话,他亦无法表明态度。

  只是他心底里清楚,李福达、福熙还有那些豪族仅仅是隐患之一。

  但他们现在已经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了,若是再出现造反的情况……

  那只能说,国朝对百姓压迫太甚了。

  与百姓们接触过的熊孩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