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四十五章 经筵场上风波起,大河南北水茫茫(玖)(补章)
“归乡?!醇公何出此言?!”
匍匐在地上的周醇,便听得御座上的弘治皇帝淡淡的道。
“醇公等鸿儒,可是国之栋梁!朕器重,都来不及呢。”
弘治皇帝目光连奏章都没有挪开,若是周醇此时能够看到弘治皇帝面前的奏章……
估计他现场就得腿软!
“调查局奏:鄯善弟子夜出弘文院,往国子监去。密会庄柏寒……”
“调查局奏:各部已启动‘甲’,弘文院、庄柏寒等人所言尽数记录在案可供陛下查阅……”
“调查局奏:《帝国时报》初版堪阅完毕,依陛下旨意由钱福执笔撰写完毕……”
这些几乎都是弘文院、庄柏寒等人的一言一行、一点一滴,尽数被记录了下来。
弘治皇帝对于调查局的工作非常的满意,他们没有审判、抓捕权。
但监视的确实很到位,尤其是自己想知道的任何事情。
张小公爷对于各项权利的分配,对于弘治皇帝来说极为新鲜。
但却又极为合适。
做调查的就好好的去调查,调查完毕复核的就好好复核。
复核确认了该抓捕的就抓捕,抓捕完毕该提讼就提讼。
最后按照《大明律》该怎么判罚,就怎么判罚。
一切都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大家照章办事就是了。
自己的工作也轻松多了,因为几个部门之间互不隶属、互相制衡。
“醇公,弘文注释院还是需要您这样的鸿儒的。”
弘治皇帝缓缓的放下了奏章,因为最后送来的一篇说到了周醇。
这位是唯一的一个,放下了架子来皇城里找自己请辞的。
他的这份羞愧,给他挣得了一条活路。
但这不代表弘治皇帝会放心他,只有他把拴在京师才会放心。
“最近些许时日,你且在京师内住下罢!”
弘治皇帝放下了手中的奏章,淡淡的道:“萧伴伴……”
萧敬悄然的出现在了弘治皇帝身畔,轻声道:“老奴在……”
“且安排一番,让醇公可静心读书。莫要叫人打搅了。”
&e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