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章 恩人
�和姊夫一起稳住局势,继续在阙南坚持。

  眼下,官军东征失利,在前不久的邙山决战之中惨败,退回关中,阙南诸将也退回来,准备抵御东贼的反扑,无论如何都要守住阙南地区。

  李义孙挽留李笠和梁森,倒不是想让两人上战场,而是因为李家在阙南如鱼得水,若李笠、梁森及家人在阙南定居,日子会很好过。

  好过李笠在梁国当鱼梁吏。

  “二位放心,等把家人接来,我再送你们到长安,那里远离战火,没有刀兵之忧,所需用度,都不用二位操心。”

  “二位是我李家的恩人,即便到了长安,也一定能住得舒服,衣食无忧,再说,我姊夫出身京兆韦氏,多有叔伯兄弟在长安为官,也会看顾二位的。”

  李笠听到‘京兆韦氏’这个词,觉得有些耳熟,因为在李唐时,京兆韦氏可是频繁和皇室联姻的家族。

  李义孙见李笠似乎有些意动,继续说:“此次官军大败,恐怕伤了元气,朝廷必然要重整兵马...”

  “国朝极重军功,二位若有意,不如就先在我这里历练历练,练骑马射箭,格斗技击。”

  “若时机合适,说不得二位能获军职,日后立下军功,晋升或入仕,做个县令、郡守,岂不快哉?”

  “当然,我这么说,只是个建议,二位即便什么也不做,我也能保证二位和家人,在阙南或者长安,过一世的好日子。”

  诚意满满的建议,李笠看得出这位年轻的李将军是真心要报恩,若他和梁森留在西魏,再把家人接来,应该能过上好日子。

  李家在阙南就是地头蛇,他们在阙南住,不会被人欺负,李义孙又有姊夫帮衬,他们若定居长安,只要不招惹什么权贵,过小日子是肯定够了。

  更重要的一点,按照历史大势,南边的梁国会在大乱之后灭亡,取而代之的陈国,最后也免不了被隋国灭亡的结局。

  隋国的根基就在关中,而李唐的根基同样在关中。

  即便李笠对南北朝历史不是很清楚,但他知道杨隋,更知道李唐。

  当南北朝时代落幕,关中政权是最后的胜利者,他若顺应历史大势,提前站在胜利者这边,可以顺顺当当走捷径。

  关中政权诞生了隋唐,他只要想办法攀上隋文帝的家族,后半生就有着落了,不说大富大贵,至少能稳稳当当。

  甚至运气好点,攀上唐高祖李渊的家族,熬过腥风血雨,那么数十年后,他的子孙后代,搞不好能在李唐吃香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