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六十五章 尹后朱批
  韩琮摇头道:“自古以来,皆是如此,元辅又何必动怒?拿办了就是。不过娘娘说的更有意思……”

  韩彬侧眸看来,道:“娘娘怎么说?”

  韩琮拿起手边一折子,读道:“德林号乃宁国公名下产业,所出多用于国事。且宁国公办理之事何用尔衙门备卷?尔等大臣为朕任用,虽百千聚集一处,朕倚赖未必如宁国公一人也,勉之。必效法宁国公之摒尽私心、纯然忠爱,以受朕如是见信,庶不负为人臣一生之名节也。”

  啧!

  甚么意思?

  德林号是贾蔷名下产业,赚到的银子大多用于国事,更何况宁国公办事何须尔等逼逼?

  天下臣子虽千百聚集,朕倚赖不如贾蔷一人。

  韩彬也算是明白,韩琮为何说这样的折子,未经过隆安帝了。

  因为现在的隆安帝,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。

  甚至,听说贾蔷在即墨聚数万众以开工坊,说不得还会生出些事来。

  韩彬沉吟稍许,问道:“可还有其他不妥之处?”

  韩琮摇头道:“这倒没有,其他的,看不出来。”

  韩彬道:“那就如此罢,些许小事,原不必惊动天子。”

  韩琮提醒道:“元辅,这不是个好征兆……”

  这已然是后宫干政了。

  韩彬叹息一声,目光深沉的看着韩琮道:“邃庵,你不是迂腐之人。当明白,眼下这等时候,宫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若是娘娘在陛下处都说不上话了,于社稷而言,绝非善事。更何况,娘娘也算得上秉公办事。最重要的是,大燕不是大唐,娘娘在朝中连一相识的大臣都没有,你又在担心甚么?”

  韩琮点了点头,道:“非仆多疑,职责在身尔。不过既然元辅都道无事,那就无事罢。”

  韩彬点了点头,目光看向窗外,眼神不无落寞道:“到了这一步,我等能做的,不过是尽力为之,问心无愧罢。”

  隆安帝变成了这般模样,新政能继续推行下去,都赖于林如海当**宫。

  但韩彬都不知道,隆安帝能坚持多久。

  更不知道,后继之君会不会继续下去。

  就目前来说,若李时继位,那就很难说了。

  所以,他现在能做的,就是尽可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强推新政,为大燕多存几年国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