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1【对答如流】
笔一提。大部分的老师授课,也只侧重孝道,包括沈复璁在内:一是这玩意儿很敏感,二是老师没有那个层次。

  如果是在作八股文,王渊刚才就有超纲的嫌疑,放在弘治朝以前百分百落榜。但到了正德年间,八股对思想的禁锢稍微宽松,在江南这样考乡试,很可能拿到超高分数;但跑去云南考乡试,又很可能会不及格。

  没有标准答案,全凭主考官心意。

  席书见又有人交卷,便对王渊说:“且下去等着放牌吧。”

  考科举不能交卷就离场,而是每隔一段时间,吏员统一放出考生,谓之放牌。

  王渊回到自己座位,百无聊赖,干脆趴考桌上睡觉。迷迷糊糊间,听到铜锣敲响,立即提着考箱往外走。

  刘耀祖目送王渊离场,随即抓耳挠腮。

  他早把第二题默写课文答出,但对对联和八股破题,却始终拿不定主意。这小子写了十多个下联,又写了七八个破题,然后自己把自己套进去,纠结之下不知该如何选择。

  事实上,刘耀祖随便把一种答案递给邻桌,旁边那位学童都会激动到喊爸爸。

  并非刘耀祖太学霸,而是席书出的题过于简单。

  但凡认认真真读书的学童,肯定能够答出来。跟王渊一起放牌离场的,就足有十多人,而且个个轻松惬意。

  街上,宋灵儿一手牵马,一手挥舞大喊:“王渊,去打猎了!”

  阿猜已把马牵至司学门口,王渊翻身而上,动作灵巧无比。

  “驾!”

  一行人沿街打马而过,考生及家长纷纷侧目。

  汤邦指着王渊说:“大哥,他就是第一个交卷之人。大宗师当场考教学问,此人对答如流,竟令大宗师失态大笑。”

  “若真如此,应当结交一二。”汤冔说道。

  突然,陈文学笑着走过来:“伯元,我弟弟也考完了,一起吃酒去!”

  汤冔拍拍身上的弓箭:“吃什么酒?我们也去打猎!”

  以汤冔和陈文学的本领,早就能够考举人了,毕竟这是贵州嘛。

  但成也贵州,败也贵州。他们虽然科举竞争不激烈,却必须前往云南应考,不锻炼好身体怎么赶路?

  王渊未来的同学,不论才学高低,必然是能提刀砍人之辈。

  【ps:说一下明代的科举流程:县试、府试(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