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1章 大帝国5
  从村级到内阁级,保持这么庞大的公务人员群体,自然也需要令人瞠目的俸禄和办公经费。

  在前周时代,每年千万贯的国家收入中,接近成的千万贯用来支付军费,剩下的部分中接近成的千百万贯用来支付官员俸禄,再剩下的部分用来支付给女真鞑子的岁币和皇室的花销。

  然后就没了,这样紧绷的财政,实际上一点冗余都没有,一旦什么地方遇到点天灾,需要赈灾救济或者有别的额外支出的时候,大周朝廷的经济就得出现赤字。

  大周所有有点本事的宰相,大都进行过一定的财政改革,裁掉冗兵、冗官,尽可能开源节流。

  但是,如果让他们知道帝国的财政支出数字,估计所有大周贤相都会撂挑子不干了——这数字大的足以让他们绝望。

  以共和年为例,帝费支出一项就是亿千万新币两,官员俸禄和办公经费千万新币两,仅仅这两样加起来,就是亿千万两!

  除此之外,帝国还有稳定移民生活的财政支出百万两;退伍、伤残军人安置费千百万两;工业企业投资千百万两;偿还国债利息千万两;国内赈灾和灾区恢复性支出千万两;水利、道路、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千百万两;医疗卫生财政补助千百万两;包含科技创新奖励、科学院、工程院在内的教育和科学经费千百万两。

  所有支出合计高达亿千百万两!

  帝国的新币两购买力其实比大周的制钱贯还高一点,统一之后,内阁下令进行货币兑换,大周制钱{铜钱}按00文{贯}兑换新币两。

  也就是说,帝国去年的财政支出折合亿贯!

  这是前周年半的财政收入总和!

  也就是帝国没有皇室和宗室费用{这是内府财政负责的},否则这个数字将更加惊人。

  即使这样,这个数字也已经不是前周的官僚们能够想象的了,接近十倍收入的支出,你让谁来能够填平这个窟窿?

  当然,帝国既然敢花这么多钱,自然就能挣出更多的钱来。

  现在的帝国是世界唯一一个接近工业g命的国家,生产力碾压世界,同时拥有整个东亚、中亚、北亚、东南亚所有原材料产地和市场,另外还可以通过海上贸易路线向天竺、帕尔斯以及更西方的世界出售各种产品以赚取利润。

  另外,帝国拥有更为先进的税收体系,可以通过海关和更加合理的税收政策获取更多财政收入。

  共和年,包含zēng zhi shui、进出口税、印花税、资源税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内的财政税收就有亿千百万两,此